今天翻閱資料,無意中發現《包裝&設計》中設計論壇板塊的黃茜老師的文章,細細品讀,十分有味道,特來分享。作為專注
VI設計,
品牌設計十多年的行業認識,重新讀起品牌設計中情感牌的文章,感觸良多,我們先一起走進一下十多年前黃茜老師的精神世界...
《包裝&設計》總159期, 文/黃茜 原文轉載如下:
品牌視覺形象的設計是品牌設計中最活躍、最體現差異,也是最有價值、無法模仿替代的部分,它不應僅是視覺的加工,而應屬于綜合信息加工的范疇。
恰當的品牌形象風格和演繹方式能凸顯品牌競爭的優勢,在品牌運作中展現出獨特的美學特征,可以有效體現品牌主體,建立和維系品牌的品牌視覺形象的設計是品牌設計中最活躍、最體現差異,也是最有價值、無法模仿替代的部分,它不應僅是視覺的加工,而應屬于綜合信息加工的范疇。
恰當的品牌形象風格和演繹方式能凸顯品牌競爭的優勢,在品牌運作中展現出獨特的美學特征,可以有效體現品牌主體,建立和維系品牌的識別。
現代企業在技術上的差異性越來越小,產品越來越趨于同質化。
要真正實現品牌的價值,使客戶在購買和使用產品的體驗中產生的情感不斷被加強、疊加和累積,維系和保護品牌,通過品牌設計創造鮮明的品牌個性,滿足客戶情感訴求,傳達和激發使用者與自身以往的生活經驗或行為產生某種契合或共鳴,使消費者內在感情趨于愉悅和提升,獲得親切、愉快、舒適、尊嚴、安全、自由、活力等有意味的心理提示,通過情感的傳遞創造品牌內涵并保持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和滿意度,這就是品牌設計的情感價值所在。
通過對品牌視覺形象的演繹方式、色彩、造型、材質等的變化,推出一系列讓消費者垂涎的品牌視覺形象,是企業打破產品同質化建立品牌與消費者感情紐帶的必要手段。
1、品牌設計中通過多媒介的情感化演繹
在品牌設計領域中,不僅僅使用色彩、文字、圖形等平面的設計因素,同時還包括在品牌形象傳遞過程中所承載的材料、肌理、質地、加工工藝等,通過綜合多樣的(視)觸覺設計語言與品牌形象進行直接的、實實在在的交流,從而使受眾獲得全新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滿足。
如今的社會環境中,具有特殊意義的標識不斷出擊,包圍著我們的眼睛、鼻子、耳朵,甚至手腳。
凡是具有感知功能的器官都成為了品牌視覺形象設計要征服的對象。
這些可以聽到、看到、聞到、感受到的帶有特殊意義的標識都是新時代的視覺形象,它不僅可以通過我們的感覺器官感受得到,同時還具有特殊的內涵和意義。
Inter brand管理顧問公司設計的T-Mobile極具特色的聲音標簽就是感官品牌設計最機智的作品之一,這五個音符的快速顫音既是電視廣告片中的結束音,也是成千上萬用戶的手機鈴聲,在公共場所里,每當有人的手機響起時,它就加強了品牌的廣告效應。
國內的摩托羅拉手機也是采用此種戰略,它的標志性鈴音是“Hello Moto”。
而原研哉先生為梅田醫院所設計的品牌導視系統,表現出了觸覺在品牌形象設計中的可能性標識原本是帶有引導功能的信息“指示”,但只要這種標識在空間存在,就必然依賴于一定的載體。
一般的標識都是用樹脂、金屬、木材或玻璃等材料來制作,而原研哉先生在這里用不同的材料活化了設計的物質性,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標識本身都是用布做成的,每個指示牌被套上了可隨時被脫卸拆洗的白色的棉制外套,有的象襪子,有的象床單,由此而營造一種柔和的空間感覺,讓原本有著僵硬棱角的指示牌變得有情感,也讓“醫院”這個冰冷的名詞帶有了溫暖的人情味,傳達出標識所具有的不般的觸覺情感化的親和力。
材料不同的加工工藝也可以使得品牌形象的宣傳達到不同的效果,如可采用壓印、燙金、覆膜、雕刻、模切等手法,制造獨特的觸覺體驗。
在為長野冬季奧運會的開幕式節目冊的設計中,原研哉認為冬奧會應體現冬季的特色。他在設計中模仿腳踩在雪地而留下一串串腳印的經歷,在一種白松軟的紙張上,以壓凹和燙透的表現法,使得文字部分凹陷下去,塑造了在冰雪上留下腳印的效果,引起人們對于“冰和雪”的美好記憶。
在其正中,又以燙金的方式表現出來紅色的圣火,光亮的紅色深深地壓在地中央(圖4),通過觸覺上的對比設計使整個設計趨向完美。
經典的G3蘋果電腦以半透明的、果凍般圓潤的藍色機身重新定義了個人電腦的外貌,并迅速成為一種時尚象征。
后信息社會的設計將從有形的設計向無形的設計轉變,從功能的設計向情感的設計轉變,從產品的設計向服務的設計轉變。
用戶的情感體驗和由此獲得的情感價值使得蘋果公司形象鮮明,品牌個性獨特,在全球范圍迅速地建立了自己的數字化產品帝國和一大群的蘋果迷。
2、品牌設計中民族化情感的演繹
尋找優秀的傳統元素,運用現代的設計表現手法,可以創作出富有民族特色的視覺形象作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在世界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當今時代,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設計就更加難能可貴,它不僅展示了獨特的品牌形象,更向世界展示了各民族的傳統文明。
品牌在進行全球市場的推廣時,由于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就必須考慮地城文化、民俗風情等因素,使品牌視覺形象更好地符合當地人的本土文化內涵、審美風俗等等,這就是品牌形象設計的全球化戰略,即品牌視覺形象的跨國界設計戰略。
可口可樂在面對不同國家文字背景的情況下,采用不同字體、相同視覺風格的設計戰略,來統一品牌視覺形象設計風格,為在世界各地推廣晶牌占領市場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日本,雀巢奇巧有很多精美的口味,比如綠茶,香蕉、櫻花,這都是按照當地消費者的口味量身定制的,而在歐美銷售的奇巧設計的口味是西方人比較推崇的巧克力、咖啡和檸檬口味,這些口味有助于定義品牌體驗。
在不同國家包裝設計也有很多不同,雖然它保留了奇巧一致的品牌字母形象,但在包裝的元素和設計風格上都遵從了當地民族的文化特征,這樣的品牌形象才能適應全球各國大眾的審美和文化標準,從而建立良好的品牌認知。
3、品牌設計中互動性情感的演繹
對于傳統媒介來說,品牌的推廣是單向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信息的不對稱性,20世紀末由于出現了英特網,品牌網絡化識別成為新興的品牌推廣策略,這一策略給企業與消費者之間搭建起互動的溝通平臺。
品牌網站的建立不僅可以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品牌信息,而且,消費者還可以方便地進行不同品牌信息間的對比,作出優化選擇。
除了提供傳統的品牌服務之外,品牌網絡化使企業還可以網絡為基礎提供更多個性化的、針對個人的品牌服務,比如服裝定制。
同時,網絡還賦子消費者品牌構建的參與權,品牌網絡化的企業可以主動邀請消費者與之互動,比如產品打分卡、網上投票等方式參與品牌構建。
這同時也向消費者提供了一個更為直接和有效的參與品牌建設的通道,使消費者由傳統的品牌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品牌的真正擁有者、主導者和共建者。
品牌網絡化還可以為品牌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和分享體驗的平臺,比如很多人喜歡網購的淘寶網就設置了“阿里旺旺”這樣一種交流引擎,使買賣雙方或者多個買家之間交流產品的相關信息,通過這個平臺,他們還能擴大交際圈結交好友,甚至從中獲得學習更多知識的機會。
網絡品牌形象的視覺形式也不同于傳統媒介,它可以將圖形、聲音和視頻同時展現在消費者面前,并且可以用三維的畫面來模擬真實的場景,這為品牌體驗提供了方便,比如在新產品未推出前就在品牌網站上提供動態的模擬產品使用體驗并且讓消費者體驗后進行網絡投票, 為新產品提供寶貴的意見。
另外,還有的服裝公司在公司的品牌網站上推出夏季T恤衫圖案大賽,讓消費者有機會穿上自己設計的T恤衫,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興趣。
這些都是品牌設計中通過互動的形式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而打出的情感牌,使消費者體驗品牌互動的樂趣。
4、結語
從品牌視覺形象的發展來看,未來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將向數字化、個性化、多元化甚至智能方向延展,會根據不同情景判斷做出不同的視覺形象變化,設計表現形式和空間將會更加廣闊。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技術的完善,也許在未來,你不需要走出家門,直接在電腦前,就可以感受新的品牌形象,包活模擬真實的觸覺、味覺以及現覺感受來體驗產品。
這些都必然會使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喚起人們最真實的感覺和情感的聯想,提升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度和忠實度。
培養和維護一個品牌絕非一日之功,隨著時代和環境的變化,品牌設計的演繹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充滿生命力,富有想象力的設計可以延續品牌的生命,具有美感的、幽默的、能抓住人心的設計是品牌推廣最有效的手段,所有的人都存在情緒和感覺,情感一旦被描述,品牌就具有人性的魅力,傳遞出的品牌形象就更加具有強烈的震撼心靈的效果。
因此,在品牌傳播中關注設計的情感價值就顯得格外重要。
————————
以上為全文摘抄,讀后非常理解與認同,十多年后再看,更加通透,實在是佩服黃老師對品牌設計,品牌情感化的理解...期待中國品牌設計之路十年后因為有你我們的共同努力更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