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品牌設計因為工業革命而繁榮起來。有一段時間,人們對機器的效率著迷,試圖崇拜機器,讓人們適應它。后來,由于許多人的崩潰,大家都意識到這臺機器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怎樣才能使自己適應我們制造的東西,而不是適應我們的東西呢?我們可以設計它,但很少有人可以改變!于是我們進入了“以人為本”的階段。
但品牌設計“以人為本”似乎還不夠,因為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人自己的需要都必須得到滿足。為什么許多宗教強調禁欲?因為人對欲望的控制是人真正獲得幸福的保證。人要成為自己的主人,免得欲望成為自己的主人。所以我們要“先把更好的人放在首位”,實際上是“幫助人們變得善良”,讓人們“成為更好的人”。
在這個機器和手工藝品比人類多的時代,為什么我們越來越孤獨和陌生?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認為:“。。。現代人疏遠自己,疏遠同時代人,疏遠自然。他成了商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從上面來的,它是彼此陌生的,它是自動機械之間的關系……”我同意這一點。同時,我也覺得在我們設計的對象中,我們迷失了自我。我們已經忘記了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做的,而我們原本更多的是光環,人。我們應該在這些東西的設計中注入光環,而不是在這些東西面前失去光環,把自己拆解成一臺“機器”,再配上裝修,以滿足一些所謂的“需要”。
當思維分為東西方時,“禪”作為東方智慧的代表之一,吸引了許多人。人們從禪的思想中尋求人生的出路。
生活的問題是處理各種關系:人與他人的關系,與世界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通過不斷簡化這些關系,“禪”讓人們從復雜復雜的表象中看到深層的本質,從而理解生命無常的本質,并樂于接受這種本質,實現生命的回歸自然和平靜。總而言之,“禪”對現存關系的態度是“減法”。
設計呢?品牌設計就是要積極地創造一種關系,一種人與物的關系,甚至通過這種人與物的關系來創造一種人與人的關系。因此,從表面上看,設計是對人們生活的“補充”。
然而,這種“加法”實際上可以利用一些“減法”元素,讓東方的智慧留在西方倡導的“工業設計”的“設計”字里。人們微微一笑。
版權聲明:以上文章信息來源于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原作者的觀點,除了已經標注原創的文章外。文章中出現的商標、專利、圖片和其他版權均屬于其合法持有人。如文章中圖文有侵權或者錯誤信息,請聯系我們! 我們將在確認后的24小時內刪除。本網站之聲明以及最終解釋權均屬深圳市尼高企業形象設計有限公司所有。